一、少思虑,给自己“关机”
艾灸时,最难得的是有一颗安宁,平静的心!
记得有一位老板做艾灸时,电话一直响,短短的一个小时,电话就响了四五次,其中一次还跟客户吵了足足5分钟。
那次他跟艾灸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对不起”!
其实,他哪里有对不起艾灸师呢,他对不起的是自己!
一颗平静的心,才会让艾的能量更好的融入身体。少思虑是首当其冲最重要一条,你用什么态度去面对艾,艾也会用什么态度给你效果。
所以,最好关闭手机,听不到电话响,便少了很多牵挂,也不再分心,安安静静的施灸也算是禅修一场了。
艾灸时尽量不要聊天,当然也不是一句话不说,在气机转换、需要一个出口的时候,是可以放松的说话,那时候说话反而是个发泄和释放。
这个点在什么时候,多体会,自然会理解。
二、灸感,灸感,灸感
吃饭吃饱了,我们知道不能再吃了!
同样,一个穴位“灸饱了”,那也应该停止艾灸或者换一个穴位了。“饱了”——指灸这个穴位的量够了。
好的灸师能体会到这点,所以他们艾灸从不看表。而好的被灸者本人更容易体会到某个穴位饱了的感觉。
比如,灸这个穴位,有种能量往里吸的感觉,后来不吸了,你可以感到他关门了,这就是灸饱了。
再比如,灸某个穴位一直感受挺好,火力没变,突然觉得从温、透,变成了表皮烫而不往里走了,这也是饱了的表现。
再如灸命门,一股力从灸处发生向下穿行直到小腹,逐渐穿行的力弱了再到消失,灸处也趋于平静,这也是饱了。
“饱了”是个经验活,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体会,逐渐会对这种难以描述的感受有了自己的把握。
三、艾灸前先“热身”,效果就明显了
如果你把艾灸当一件“正事”,那么,我建议你艾灸前先“热身”,让身体先活络起来,然后再施灸效果会更好。
比如施灸前热水泡脚,再用揉按推等手法放松身体,比如推腹、揉腹、刮刮四肢的经络等,如果有人帮你疏通后背的两条膀胱经那就更好了,从后背开始向下捋顺,女子49下,男子64下。
做好“热身”活动再施灸,艾灸效果事半功倍,被灸者很少出现上火的症状,而且心情也很舒畅,很少出现灸后烦躁、抑郁的现象。
所以,有些艾灸排病反应是没做好“热身”活动,经络没有打开,让灸的能量走到了不对的路线。
四、切忌艾灸时还带着“气”
灸的禁忌里有写到:人在大悲之时不能艾灸。这条经验总结不无道理,可是不少人做不到。
在艾灸治疗期间,总会遇到一些患者,虽然得的是一些常规病,但是艾灸治疗就是没有效果,非常奇怪。
一开始总是在其它地方找原因,是不是火力小了?是不是取穴有误?经历多了才发现,这些病人有一个共同点:生闷气!
夫妻矛盾、婆媳矛盾、被老板扣工资了、做生意赔钱了、小三找上门了、孩子落榜了...........
本身气大伤身了,你来治病的时候,还在生着气,会怎样?
气堵经络,艾灸就不会起作用,
反之会加重气血的瘀阻。
那怎么办呢?当然要化解闷气了。治疗前可以跟医生或者灸疗师聊聊天,把苦闷说出来,打开心结,敞开心扉不再生闷气的时候,再进行艾灸才好。患者在艾灸前要尽量把怨气抒发出来,心里敞亮了,病也能好一半了!
中医把身体、心理、天地、节气、自然都综合到一起作为人的整体去诊断, 所以,患者的心理作用影响很大,心若堵了,艾灸帮不上你!